光催化氧化装置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反应原理处理工业废气、异味和有害气体的环保设备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制药、喷涂、污水处理等行业。以下是其核心要点解析:
一、工作原理
-
光解作用
通过185nm和254nm波段的紫外光分解氧气和水蒸气,生成臭氧(O₃)、羟基自由基(OH·)等强氧化剂。这些活性物质可裂解有机物分子链,如VOCs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)和硫化氢(H₂S),最终转化为CO₂、H₂O等无害物质。
-
光催化氧化
在纳米级催化剂(如二氧化钛TiO₂)表面,紫外光激发产生电子-空穴对,进一步促进氧化反应,提升降解效率。催化剂的高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增强了反应速率。
二、设备组成
- 核心部件
- 紫外灯管:提供高能紫外光源,需定期清洁以避免颗粒物堆积引发安全隐患;
- 催化层:负载TiO₂的蜂窝陶瓷或金属网,增大反应接触面积;
- 过滤单元:前置粗过滤网去除颗粒物,保护后续反应模块。
- 辅助系统
- 风机(风量根据行业风速计算,如喷涂行业0.35~0.4m/s);
- 稳流室和吸附室,优化气流分布与残留净化。
三、应用场景
- 适用行业
- 化工、制药、喷涂、橡胶、食品加工等产生VOCs的领域;
- 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站等场所的异味治理。
- 处理气体类型
- 有机废气(苯系物、酯类、醛类等);
- 无机臭气(氨、硫化氢等)。
四、关键影响因素
- 废气特性
- 浓度:适用于低浓度(20~200ppm以下),浓度过高会降低效率;
- 湿度:适度湿度(30%~98%)可促进自由基生成,但过高会抑制反应。
- 运行参数
- 风速:建议≤2m/s,确保气体停留时间1~1.5秒;
- 温度:需≤80℃,高温会缩短灯管寿命。
五、优势与维护
- 优势
- 无需添加药剂,适应性强(pH 2~13,温度-30~95℃);
- 低能耗,维护成本低(定期更换过滤棉、清理灯管)。
- 局限性
- 高浓度废气需搭配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;
- 催化剂失活和臭氧残留问题需关注。
六、选型与定制
- 材质选择:腐蚀性气体用PP材质,非腐蚀性可选碳钢或不锈钢;
- 配置示例:处理10000m³/h风量的甲苯废气需约80根紫外灯管(总功率12kW)。
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行业案例,可参考原文链接。